关于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已有争论,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弄清此事须先自问:为何非要用在行管c极串联保险管和电流表的办法来检修呢?回答可能是:看行电流到底有多大和保护行输出管不被烧毁。事实上这是一种比较笨拙的办法,不但实质操作起来麻烦,甚至会损毁电视机器件和测量仪表。在此不再重复行电流性质的原理剖析,仅从办法上讨论。
测量行电流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想通过察看行电流的大小或者变化,帮助剖析行输出管负载电路是不是有过流性问题,确切的讲就是帮助判断行偏转线圈和行输出变压器是不是存在着匝间短路等问题。是进一步确认是不是存在有交流短路的范围。在检修彩电的过程中假如需要知道行电流的大小,笔者觉得还是在+B供电支路串电流表更便捷、更安全、更准确。
便捷:在彩电行输出级布局设计上,行输出管、行输出变压器与行偏转线圈输出插座三者一般就近安装,为了满足大电流通过的需要线路短而宽;而行输出变压器上的+B电源引入端距离+B电源供电端则较远,两者之间一般设有连接跳线、或限流电阻或是小电感线圈,有些还设有测量行电流的预留开口。试想用打开跳线或预留口的办法便捷还是拿下电阻或电感后再串电流表的办法便捷,何苦要用割断行输出管c极的铜箔或者脱开管脚的办法呢?
安全:在+B电源引入端之前的行供电电压基本上可以看作是纯直流电压,没由行扫描输出电路工作时产生的多次谐波高电压成分存在,因而也就不可能出现损毁测量仪表之说。又由于监测的方法并没干扰到行输出管的工怍状况,所以也就不会导致行输出级工作状况异带而致使意料之外损失,并且更没有测量的时间长或时间短的问题。
准确:通过+B电源引入端的电流就是通过行管c极的电流无可置疑,因均并没影响判断结果准确的其他原因存在。即使是因为电路结构不间,肯定非要在+B电源的输出端串联电流表也无不妥,并不像有文章指出的存在着弊病。大家了解:虽然有些机型在+B支路上挂有行推进、行振荡或其他电路,但其电流也仅属毫安级,如何会干扰到对行输出级电流是不是超值的判断结论呢?
结论:在行输出管c极处串接电流表和保险管的办法实不可取。串保险管的检验办法既不可以保护行输出管过压性击穿,也不可以保护其被过流性烧毁。也用不着用察看保险管的熔化程度来判断行输出电路的工作状况。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在串接电流表的同时,再串接一只几欧姆、1-2w的电阻。这么做有哪些好处是:在行输出电路正常时电阻上的压降小,不影响行输出级正常工怍;当行输出电路出现过流问题后电阻上的压降变大,使供电电压减少,行电流越大则供电电压越低,如此行输出管的最大损耗不会超越参数值。此法与串联保险管相比,更安全靠谱和方便直观。